90年代十大最佳Bass手
(ROCK)

 
 
 
 



The Decade of Bass ---- Ten Innovators Who Shaped the '90s
by The Bass Player Staff
in Bass Player, January 1999

Bass Player Magazine 1999年1月號選出了90年代10位最具影響力的bass player.
除了對這十位樂手的介紹外, 還各推薦了一張該樂手錄製的最佳作品.
你心目中90年代的最佳bass手是誰哩?
Les Claypool
Flea
Mike Dirnt
Roy Huskey Jr.
Edgar Meyer
Marcus Miller
 Me'shell Ndegeocello
Jason Newsted
John Patitucci
Victor Wooten


對bass手來說, 1990到1999是很棒的十年. 50年代電bass出現;60年代James Jamerson (我記得他是黑人音樂 Motown Records當家錄音室bass手, 出現在很多張重要作品中, 包括Marvin Gaye的What's Going On)和Paul McCartney(Beatles 的bass手及部分主唱作曲)嘗試開拓流行樂中bass的表現空間;70年代Stanley Clark(Funky bass宗師, 遊走funky, fusion, jazz間), Jaco等著名樂手開始推出真正以bass表現為主的solo albums;然後在進入80年代後....咳,不要提80年代了... 但是在90年代, 我們鍾愛的bass終於開花結果(haha!).
 
經過這幾十年來的冷落和被遺忘在舞台的角落, bass手終於得到該有的重視 ---- 不是去拚死速彈換來的, 是做好該做的 ---- 讓做出來的音樂更豐富. 在以前的Bass player中, 頂尖的bass 手們一再強調我們的低調美學是全力把歌做好. 仿效文藝復興時期被教會一次次鎮壓的藝術創作者, 今天樂手掙脫泛濫電子合成樂的束縳, 大膽站出來彼此交換新的創作理念. 一些精緻的新品種bass solo作品已經進入市場. 越來越多女性bass樂手開始出現. 一些"底盤厚重"的樂團開始稱霸排行, 年輕的bass新銳嘗試調合jazz和其它元素, 創作出代表新生代的音樂. 突然間, bass手變酷了.
 
為了紀念這光輝燦爛的十年, 我們選出十位對90年代音樂界影響最深遠的bass樂手. 要把名單刪到只有十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譬如Billy Sheehan, 尤其是他在91年Mr. Big的Lean into it專輯裡登峰造極的表現; 在jazz裡加入獨門funky跳動的 Christian McBride和Chris Wood; 產量驚人的Michael Rhodes 及Nathan East; 天馬行空的 Michael Manring; 在各種混音作品裡植入超低頻動亂的Bill Laswell; 執掌blues厚重bass薪傳香火的Tommy Shannon 和Roscoe Beck; 早在和Allman brother's band進軍主流前多年就致力開發bass潛能的Oteil Burbridge; 著重樂曲中bass表現的搖滾人Field和Jeff Ament; 年復一年周遊四處傳播bass gospel的Mike Watt; 或是長期隱身幕後, 卻從未停止開發新技巧新音色的錄音室樂手Tony Levin.
 
 



Les Claypool
Can you say cheese?
 
90年代大概沒有別人比Claypool更能號召年輕毛頭小子拿起bass從軍報國了! 身為頗受歡迎的另類怪團Primus團長兼bass手, Claypool用他詭異的勾,敲,點弦技法....尤其是用在六弦無琴格的bass上....
證明了bass手也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創意打破成規而且得到肯定. 當然他什麼都不在乎的態度和近乎褻瀆(?)的彈奏風格惹火了一些人, 但是你必須承認他在突破bass彈奏極限和提升bass手在演出時或在MTV裡地位上有相當貢獻的.
所以即使你可能完全聽不下他彈的東西, 他還是有值得被敬重的地方.
1993年Bass Player的讀者票選Claypool為年度最佳bass手, 而他也是年年票選中"最佳 無法歸類 音樂bass手"榜上常客. 喜歡他的人還不只是一般讀者; 在Jan/Feb 1992的Bass Player上Flea就曾表示(Flea是誰? Bass大怪物, 也在十名內)"Les彈的東西非常地與眾不同, 怪得好. 我不是在說誰的風格比誰的酷, 但是聽他的音樂是跟別人完全不同的經歷". 五年後311團bass手P-Nut說道"我會把Les放在我自己的搖滾名人堂裡. 每個有本事創作出獨一無二作品的人都該享有某種程度的不朽".
 
除了和Primus的作品外---至今已發行6張錄音室作品和2張翻唱專輯, Claypool還有一個帶有早期Primus風格的新團Sausage, 發行過Riddles are abound tonight專輯. 他有一張個人作品Les Claypool & the holy mackerel present highball with the devil.  他也出現在Tom Waits的Bone Machine專輯的樂手名單內. 他的最佳作品是1991年Primus發行的專輯Sailing the seas of cheese.
 
 



Mike Dirnt
Hooked on Bass

搖滾三人組 (guitar, bass, drum) 的形式其實是很好的: 你不但有較多被看到的機會, 也讓你的旋律不會常要面臨和別的樂器搶空間的尷尬. 這或許是 Mike Dirnt 能造成廣大迴響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張在主流露臉的作品是 Green Day 的 Dookie. "LongView" 是他的典型作品, 風格舒緩, 清脆, 容易被記住. 加上像打嗝神經質的裝飾音和壓路機似的重音音色, Mike 的 bass 在主唱 Billie Joe 聲音還沒出來前就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 Mike 大肌肉的槳句和高能量的過門 (聽 "Welcome to paradise") 證明了 bass 也可以很酷的領導樂團的行進. 演唱會或 MTV 裡的 Mike 背著他的 Gibson G-3, 手臂快速壓下每一個重音, 跟著主唱用音樂重重敲擊臺下的聽眾. 只要一個晚上, 臺下的年輕新龐克 (Neo Punk) 就永忘不了他的 bass 了.

在新作 Insomniac 中, Mike 繼續發展他介於 Paul McCartney (Beatles bass 手) 和 Sid Vicious (Sex Pistal bass 手) 間的彈奏風格. 這些專輯裡的曲子都可以單從 bass 的旋律來辨認, 這是他的一大特色. 現在的 Green Day 己經脫離那個必須靠抒情歌出頭的可怕時期, 開始創作以 bass 主導的流行佳作. 我們樂於見到這樣的結果.
 
 



Flea
Space Bass

 
 
 
在每一兩代人裡總會出現一位能在精通當代琴藝後進而創造出全新風格的大師. 在20和30年代我們有Duke Ellington, 在50和60年代出現了Charlie Mingus.
Edgar Meyer除了把古典低音大提琴的技巧帶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外, 還引進了純正的民謠, jazz, blue grass和世界音樂的元素. 他演出的場合包括了室內樂獨奏和協奏曲, 還包括了blue grass festival和鄉村樂音樂會.
 
Edgar在古典和流行樂界的影響力不只啟發了學院派新生代, 甚至廣及所有拿起弓想玩玩琴的其它人.
"Work in Progress"和"Dream of Flight" 兩張作品向大眾證明了Edgar是位跨越音樂籓籬和充滿智慧遠見的作曲家. 而最近的獨奏專輯"Uncommon Ritual", 以及他和馬友友, Mark O'Connor合作的"Appalachia Waltz"則展現他輕鬆融合歐陸學院氣質和美洲傳統民謠的功力. 他一向的風格都是高貴的音色, 完美的運弓, 靈巧的撥彈, 創造人聲般的響亮音色, 他那種有知識份子顛覆傾向的高度幽默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散發出來.
 
"長年來我都專注在bass技法的一些細節上, 現在我則越來越能放鬆自己看到音樂的整體."
陪著Edgar的是一把18世紀中期, EBEA solo調音的Florence bass.
 
"我希望學生能有更開放的的心胸. 他們該多接觸那些偉大作曲家和樂手的作品, 而不該只注意bass手. 要看看那些以前覺得不起眼或沒注意的地方,看看人家是怎麼彈的. 這些知識在創作音樂時會發揮很大的效果."
 
 
 

Marcus Miller
The Master's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