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日本流行樂團總是會在單曲走紅後趕快推出一張相同樂風的作品搶市場, 專輯中常可以發現相同編曲手法, 主旋律唱了又唱, 轉個調再唱三遍, 倒盡胃口. 不然就是用沒特色的舞曲節奏, 加上大家都一樣的 Funky 鼓點, 調出一張符合市場需要的作品. 這個團就不一樣了, 吉他手在編曲上下了很大功夫. 每首歌除了主唱旋律線外, 主奏吉他的表現相當搶眼, 獨立的旋律線, 繁複的音色變化, 吉他的表情在民謠, 爵士, Funky, Metal, Country 間不停轉換組合(同一首曲子內!) 值得一提的是鼓手的表現, 每個過門都經過設計, 使一首歌聽下來像在聽 Drum solo, 鼓點可以變換十來次.
相比之下, bass手較不搶眼, 但也能在低音部份自由遊走, 紮實繁複的低音脈動, 表現稱職. 各種樂器不斷輪流出現抓住我的注意, 很難只專心聽單一種樂器表現. 他們的曲子經常會切成幾個段落, 單一樂器藉各段不同情緒變化來加強曲子的張力, 聽他們的作品讓我想到 Progressive Rock (Yes, Pink Floyd, Marillion), 雖然沒有老團作品那麼深沈, 但是把搖滾樂自由獨立的感覺玩得很迷人, 在整體表現和自我空間的調合上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平衡點.
推薦曲:
Sanskrit Shower: 跳動的 Funky bass 是曲子的主軸,
清亮的爵士吉他時隱時現, 在厚重的曲子中像一陣一陣的微風, 曲子中段突然轉成藍調,
讓人驚喜.
Angolmos: 開始的 Acoustic guitar 讓人想起 Pink Floyd 的 Wish you were here. 接著突然轉入強勢 metal 吉他間奏, 金屬吉他的咆哮和爵士吉他的憂鬱是相當迷人的組合. 曲子中段插入一段 Acoustic 表現, 配著歌詞 "Soon I'll find my way to the lights", 好像在恐怖片裡聽到音樂盒唱歌.
偏西風: 拍子弄得怪怪的, 這是這首曲子最好玩的地方 --- 完美的7拍, 8拍交錯運用, 切分音鼓點和 funky 吉他是本首曲子的精華所在.
Poison Rain: 聽這首歌時我看到兩把吉他, bass, 和 drum 在雨中跳舞.